2月9日據央行官網信息顯示,央行官網“已注銷許可機構”頁面再次更新,此次5張支付牌照被正式注銷。
央行官網顯示,5家被注銷牌照的支付公司為:
供銷中百支付有限公司
成都支付通新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
江蘇大賀會支付商務服務有限公司
北京恒達新源支付有限公司
深圳市騰付通電子支付科技有限公司
值得一提的是,上述前四家支付機構的央行備注的注銷原因為“2023年1月5日公告不再續展”,而騰付通的央行備注為“不予續展”。
據了解央行2021年12月22日發布的非銀行支付機構《支付業務許可證》續展公示信息(2021年12月第三批)顯示,因存在《中國人民銀行行政許可實施辦法》第二十四條規定的情形,央行決定中止對騰付通等公司《支付業務許可證》續展申請的審查。待相關中止情形消失后,央行將恢復審查。
在維持了1年多“中止續展”狀態后,騰付通的支付牌照正式宣告退出歷史舞臺。
支付牌照僅剩196張
從2011年5月簽發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算起,在過去10多年的時間,央行總計發出271張支付牌照,近年來,監管部門通過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,加大了市場退出力度。截至目前,合計注銷了75張,還剩196張第三方支付牌照。
據了解多次違規轉讓,存在大量虛假商戶,未實質開展支付業務、支付業務不符合標準要求、擅自轉讓以及違規挪用、占用客戶備用金,侵害消費者權益等,都成為央行出手吊銷牌照的理由。
從已經注銷支付牌照的68家機構的情況來看,失去牌照的原因分為三類:
第一類:因為嚴重違規即通過偽造、變造、隱匿數據等手段故意規避監管要求,或惡意拒絕、阻礙檢查監督的被央行注銷牌照;不符合《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》 (中國人民銀行令〔2010〕第2號)等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管制度規定。
第二類:主動申請注銷;